我国从2006年开启工程教育认证,后陆续开展了医学教育认证、师范教育认证及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认证试点。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135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82所普通高等学校221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105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医学教育认证,累计有375所高校1679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认证。2021年3月30日至31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审议会在北京召开,专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全体委员对2020年认证的18个专业领域的305个专业认证结论进行了审议,对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的结论审议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议。成体系、大规模推进各专业领域认证工作,为我国高校探索了一条与国际教育理念和质量标准等效,同时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建设之路。
我国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全面完成,探索出“以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以“五个度” (即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标准的个性化评估新模式,在引导高校“强内涵、促特色”方面作用明显。第二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已正式颁发,在总结第一轮审核评估经验和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推进改革,促进高校内涵提升;坚持分类指导、促进高校评估分类;坚持问题导向,促进高校持续改进;坚持方法创新,促进评估三个结合。
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同频共振的作用。如第二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通过专业认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专业,审核评估时可免除对该专业的考察。第二轮审核评估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重点审核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是否形成、“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是否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用如何,“五个度”评价结果怎样。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二者异途同归,在做强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共振增效作用。未来同时面临这两项任务的高校,可以统筹兼顾,共同发力。
一、理念引领: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的共同特点
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都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并体现于专业认证方案和第二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
以学生为中心其内在意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并非以学生自然人个体或群体为中心。管理上,引导高校针对立德树人“软、弱、碎”问题,强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成人提供优良服务;教学上,引导学校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计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注重教会学生乐中学、思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研中学、自主学,即会学;教改上,视学生为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参与者、依靠者、贡献者,而非冷漠者、旁观者、接受者;教学评价上,引导学校既要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又要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变化量(增量)有多大,与毕业要求(或指标点)的符合程度如何。以成果为导向(OBE)其内在意涵是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应取得的学习成果,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毕业时达到一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是基于毕业要求(或指标点)的强支撑、中支撑和弱支撑,一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都是为了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既定标准,“好”教师和“好”课堂就是有效完成相应教学“支撑”任务。课程目标达成的形成性评价是保证专业教育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评价工具和手段,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来评判课程目标达成度。持续改进其内在意涵是要求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再反馈—再改进”周期循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提升。整体上讲,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教学都应进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参与者、管理者和服务者都应接受评价,教学活动和管理环节都应参加评价,评价结果优劣是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微观层面上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生源质量、学习状况及接受教育满意度等,根据评价状况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收获(增值)更大;其次,师资队伍方面,要求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强化教师质量持续提升的责任担当,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再次,对专业办学条件,如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专业建设经费与合理使用、教学设施与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实习基地与利用等保障度进行评价,确保各种资源条件能支撑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通过宏观层面全体利益相关者及各部门、教学单位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持续改进,到微观层面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性监测评价与持续改进,实现高校整体建设及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水平提升,是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制度设计的初衷。
二、以质图强: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的相同追求
基于三维质量观,人才培养质量由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组成。其中,外适性质量体现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和行业需求的符合度,是OBE理念的具体体现;内适性质量体现人才培养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符合度,是特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个适性质量体现人才培养与学生自己的理想、目标和期望的符合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专业认证的基本功能旨在引导高校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改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缓解供需矛盾,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适性质量”。审核评估的基本功能是以审核评估方案为基本遵循,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国家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评判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内适性质量”“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
新时期,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相同功能是:以外生力量引领高校“以评促强”,“做强课程”“做强专业”“做强学校”;倒逼高校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勇于进入教改“深水区”,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搭乘互联网及教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便车”,切实变革传统教育教学范式,让学生学习“忙起来”、脑子“动起来”、走到教学“中心来”、考试“严起来”、毕业“难起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以适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胜任力的新要求,为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创造新的发展成就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智力支撑。
三、质量文化: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的终极目标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虽是一个长期过程,却是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引领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从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引导高校践行三个“转向”。
从外部评估转向内部质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有效运行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石。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均强调:从重视外部质量评估转向内部质量保障,从重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的作用转向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三全管理”,从重视高校内部学术标准转向更加关注社会“客户”需求,从重视资源要素投入转向突出学生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高校为主体、以过程为重点、以“三全”为抓手的质量保障思路。
从制度约束转向行为自觉。个体或组织的行为自觉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管理、学生学籍规范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教学资源配置管理等都需要建立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是用来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是一种外在的他律。制度难免存在设计不周全或者督促执行不力,导致师生员工行为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第二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方案》指导思想明确指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我国高教界,专业认证最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二者不谋而合,旨在引导高校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以成果为导向的质量观、以持续改进为路径的发展观指导师生员工行为。
从监测控制转向自查自纠。自查自纠、持续改进既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也是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至今,世界高等教育近千年经久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的“三级跳”发展,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的物质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拥有质量文化所蕴含的持续改进的强大动力。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开展监测与控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的关注重点,但监测和控制只是外在的质量管理手段,不是个体或组织内在的行为自觉。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学校和教职员工进行自我革命与整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办法。因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持续发展,都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循环递进的。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重视引导教职员工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客观分析问题、认真研究问题、踏实整改问题。一旦高校全体师生员工能自觉查找问题、自我反省不足、自律纠正缺点、自发追求卓越;那么,随着时间的洗礼,历史的沉淀,蔚然成风,形成习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成效就不言而喻,与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的终极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主要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