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只有遵循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才能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
有鉴于此,高校应努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在继续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各种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统领课程思政的目标。大学阶段是学生在精神、道德、人格方面逐步定型,进而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其教育目标是促进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高质量的全面发展。德是人之根本,课程思政应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基于省思基础上的笃信和理论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自觉,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注重鼓励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之余,养成勤锻炼、有情趣、爱劳动的生活取向。高校可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学科布局优势、校史校友资源等,最大限度创设条件,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时代好青年。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应该注意: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的倾向,两者应该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是其最为基本的两个维度。教师应在授课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油然而生、画龙点睛地把真善美的价值引领自然渗入课程,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效果。育德意识是指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专业教师不应当只埋头做一个“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的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不应当对育人抱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而应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育德能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应具备高超的技能:关注青年成长特点,聚焦青年思想关切,科学把握教育规律,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
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效果。要回归教育初心,为推进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就课程思政评价的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为此,应逐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以制度设计服务课程改进。充分挖掘拓展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推动专业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同样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健全。应完善教材开发制度,突出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不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交叉互补的教材内容体系;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强化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改革,开展教学比赛,注重示范引领,以先进带普遍、以局部带全域。完善的制度设计,有助于推动学校及教师对“教学学术”的重视,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得益彰,推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