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重在激发兴趣、教授方法和涵养情怀
厉以宁在为谢百三编著的《心中的校园》和林天强、陈龙森等人编著的《商战演兵》两书所写的序言里讲到: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既要胸怀大志、放眼天下,又要严谨求实、巧干实干;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虚怀若谷。大学老师能教给学生的是三个层次的东西: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视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方法等于有了一把钥匙,今后自己可以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但视野是最重要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看有没有后劲,有多大后劲。视野宽阔了,前进的方向心中有数了,后劲就会更大。从知识层次上来看,还应当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有信心,二是不要偏科,三是要重视外语能力的提高,四是在学习方式上要做到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一个人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应该为自己能成为这里的学生而自豪;而当其毕业走向社会以后,学校也将因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而自豪。
厉以宁多次在课堂中讲到,教育之道在于兴趣、方法、胸怀和责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学习是如此,将来的工作亦是如此。方法很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对了就会事半功倍。以经济学学习为例,把理论、统计、历史基础打牢了,才会行稳致远。有多大的胸怀就能看见多大的世界,有多大的胸怀就会有多大的成就,做学问必须始终保有一颗谦逊之心,能看得见别人的长处、看得到自己的不足。我国经济正处在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入发展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外语,以便更好地与外国学界、商界人士交流交往,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作为大学生,还必须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国家的需求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北宋时期的张载曾经讲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兴旺的中流砥柱,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有希望。
为师之道重在以人为本、培根固基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我们这一代人自小耳熟能详的话语。千百年来憧憬着“学有所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梦想,无数先贤志士为延续中华文脉、培养经世致用之才而不懈求索。厉以宁曾讲,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坚守教育初心,潜心教书育人,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展示、发展自我才干与潜质的平台和机会。从教以来,厉以宁老师从未缺过一次课,他对每堂课都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了上好每堂课,讲好每门课,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厉老师在北大讲课时极少用讲稿,只是在一张纸上列出要讲的几个问题,然后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管多深奥的理论或框架都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听他的课就像是与一位师友在进行炉边谈话。他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以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知识、收获理想、收获智慧、收获力量,所以在他的课堂上永远都是人满为患,并充满着听有所得、学有所悟的欢声笑语。
老师是很神圣的身份和职业。做一名老师难,因为人们对老师的要求非同一般,那就是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好老师就更难,一生只做一位好老师则是难上加难。而厉以宁老师做到了。厉以宁说,在他的大学时代遇到了陈振汉、陈岱孙、罗志如等几位对他有终身影响的好老师,他们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对教学的一丝不苟、对学问的严谨严格,深深地融入了当时还是青年学子的厉以宁的骨髓。中国传统文化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现代教育则对人具有培根固基、铸魂启智的作用,培根固基是学有发展、实现梦想的源泉,铸魂启智是不断前行、行稳致远的基石。厉以宁在日常教学中很重视修身律己、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学术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事方式等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润无声。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厉老师用他的教育教学实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经常提起自己的老师陈岱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书。”厉以宁跟自己的老师陈岱孙一样,将自己的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北京大学,贡献给了学生。他的“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书”不仅是总结他自己,更是对我们后来人的启迪和鞭策。
经济新常态下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考验
2014年3月下旬,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厉以宁提出要适应改革新形势,谋求教育新发展。他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的城市化问题就越来越重要。而人的城市化关键在教育,这个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些方面的教育要帮助人们加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要真正适应城市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问题,二是如何帮助千千万万进城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教育内容问题。在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过程中,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两种作用,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政府有形之手要伸入的领域是适应城镇化的教育内容建设、区域之间教学条件(特别是师资条件)的公平性调节等,让优质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优质的人才资源,配置到教育领域,教育界要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建设。同时,教育也要积极适应、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化解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防止“读书无用论”等观点的沉渣泛起,才能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2015年两会期间,厉以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看法,他认为新常态下中国教育面临四个方面的调整任务:一是高等学校专业亟待调整,一些专业的设置与工作需要脱节,学生毕业后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二是职业技术高等学校需要培养更多的学生,职业技术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蓝领中产阶级,我国的蓝领中产阶级虽然正在形成,但这方面的力量还有待加强;三是高等教育要分两条路走,一条是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另一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四是农村教育急需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变得非常重要,助学金制度要更加普及。
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了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结合他在德国考察时对蓝领阶级能跻身中产阶级现象的观察,厉以宁认为其原因就在于德国强大的创新教育体系,一些工科院校专门培养专业的技工人才,学生一毕业就是工程师,还能自己创业;而中国的蓝领阶级进入中产阶层较难,原因就在于他们大量进行的都是重复劳动,缺少创新。厉以宁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土地确权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懂不懂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能不能成为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新型复合型农民,这都是农村教育要考虑的重大课题。政府一定要注重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促进优秀教师的流动,为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努力,同时,要更加注重面向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把农民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此外,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竞争,防止上升通道不通畅,弄得年轻人要拼爹,这对人才培养不利。人才自由竞争下的垂直流动,将有利于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2015年11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厉以宁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职业教育培训。他说,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转型升级,许多简单劳动岗位未来要么消失,要么被机器人取代。在这种背景下,通过高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的工匠技师,既是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就业的需求。很多人认为,德国经济的起飞,以及它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超级抗跌,和德国工匠文化有很深的关系,而德国工匠文化,与德国的高端职业教育体制有着很深的关系。现在,我们有一些不知道把学生培养出来干什么的大学,又有一些招不到合格技师的企业,供需之间不匹配,不如像德国那样多兴办一些职业教育学校,鼓励一部分人去接受高端职业教育。对个人而言,可以早早地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早做人生规划;对社会而言,可以多培养一些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厉以宁在接受众多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到新常态下的教育发展问题。他说,经济新常态下,既要注重产品的质量,也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大门必将越来越宽,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而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当前经济发展正从速度向质量转变,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将产生大量的新型人才需求,教育要尽快调整办学方向,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就精准脱贫工作而言,教育扶贫也十分重要,要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使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好的生活,他们也不一定搞农业,可以做工、开小店、跑运输、搞乡村旅游,有各种专长,这是意义深远的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荣光,一个国家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国家的希望。”2015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厉以宁教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在致辞中讲到,厉以宁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把生命和教育叠在了一起,厉以宁给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参与国事和教书育人这两个方面。为此,她还专门草拟了一副对联,以表达对厉以宁的祝福:“书生一介甲子一轮,厉言厉功,殚精竭虑问计民瘼国运,策策皆厉;桃李满园栋梁满堂,亦文亦诗,呕心沥血嘉惠士子学林,字字以宁。”这也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心声和期望。
(作者刘焕性系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原文链接:厉以宁谈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