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农科及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其中,新工科已是开启第二轮全国范围内改革探讨),引发不同高校关注参与。有关项目改革实践之前,必须厘清时代呼唤学科之“新”的现实背景和改革视角。在此整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南京农业大学等专家的发言摘要,可对认识新农科改革发展提供借鉴思考。
一、面临现状
发展新农科,本质上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必然要求,这个发展也是高等涉农院校成长的一个基本逻辑或内在要求。首先,我国农林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生产分工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已经严重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围绕产业和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比如种植、植保、土壤化肥、园艺等。这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据我国的产业分工和学科体系形成的专业,与目前现有的市场不对应,和农业生产的方式也产生了脱节。第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发展正在对传统农业学科形成深刻改造,传统专业发展也已动力不足。农林高校需要新的发展动能,特别是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业态新需求不断产生,现有专业不能与之适应。
二、院校革新
这个现状导致高等涉农院校要重新构架“新农科”:包括专业和学科的重新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重建、农林高校自身体制和发展机制的转变,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进行彻底革新。
三、“新”之所在
“新农科”建设是一场农林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等农林教育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过程。从任务层面看,“新农科”要面向新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面向新乡村,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和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面向新农民,致力于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面向新生态,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从路径层面看,“新农科”要开辟改革发展新路,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培育卓越的农林新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构建农林教育质量新标准,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从教育规律看,农林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世界高等教育有近1000年历史,但高等农林教育仅有250年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促进了18世纪中后期欧洲单科性农业专门学院的产生,此时农业科学还停留于种植与养殖技术水平;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传播到美国,促进了“农学院的大学化”和“农业技术的科学化”,形成了多科性农业大学;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高度工业化,造成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困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系统科学、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农林教育的结构性变迁,进入了综合性大学农学院阶段。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农科”建设,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前期在世界上引领“第四代高等农林教育”,以形成“中国方案”。